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1年第14号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第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
2021年第二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件,同比增长37.2%,占投诉总量的54.8%。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件,同比增长71.8%,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52.0%;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件,同比增长21.9%,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83.0%;外资法人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274件,同比减少2.8%,占外资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74.7%。
其中,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前两位。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东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外资法人银行第一。(银监会官网)
综合上述数据,外资法人银行信用卡的投诉量远远低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而这个问题不得不让我们重视,因为根据这几年里民间组织搜集的相关国有银行信用卡投诉数据远远高于银监会官网公布的数据,而民间组织搜集的相关数据会考虑贷后风控催收,非法讨债、危及信用卡持卡人心理情况和生日生活、委外催收机构因非法讨债导致信用卡持卡人失去工作,因为其委外催收机构非法讨债造成的多种非正常现象因素。
另外,民间组织手机的相关数据中包含了存在还款意愿的信用卡持卡人的遭遇,而银行拒绝信用卡用户理由以及存在的违规行为,而引起广泛关注的却是,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逾期后遭“身份不明”人士恶意骚扰的事件,关键是,这个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件事的本身关系到了所有的商业银行用户的合法权益,毕竟,就算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也是人,谁都不敢在使用信用卡期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逾期后,接到的“身份不明”的催收电话对方真实的身份、商业银行信用卡和这些催收人员委外的用户信息包含内容、其委外催收公司的基本信息,这些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了用户的合法权益,而贷后风控是否合规,其中是否涉及到其他群体的用户个人隐私,等等问题截止到位置仍然没有搞清楚。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逾期后本应拥抱监管政策积极地解决与用户之间存在的债务问题,而并非通过高额违约金、复利计息等叠加用户的债务,因为他们这样做的话,只能让逾期用户更加的承担不起自己的信用卡债务,再加上“身份不明”催收人员不断地使用互联网软件的方式逼迫用户还款,极其有可能将本应有还款意愿的用户逼成为了维权为拒绝还款的境遇,甚至于还极其有可能将信用卡用户逼上绝境,我们希望相关部门更加重视的是信用卡的违约金、复利计息、贷后风控催收、委外催收机构合规性、委外第三方所涉及到的债务信息内容等主要关系到互联网金融监控发展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