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团“诱导贷款”:我真的只想点外卖,不想点贷款|315观察

手速别太快,小心贷款点外卖▼▼▼▼▼▼▼▼▼在消费者知情权的边缘疯狂试探,在诱导消费的灰色地带反复蹦跶——这在“创新”花样百出的互联网,仍时有鲜例,只不过披着更隐秘的外衣。比如,点外卖,都很可能变成“点外贷”。不少美团外卖的用户就有过类似经历:点外卖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开通了“月付”,如果不是被

反美团“诱导贷款”:我真的只想点外卖,不想点贷款|315观察

反美团“诱导贷款”:我真的只想点外卖,不想点贷款|315观察

  手速别太快,小心贷款点外卖

  ▼▼▼▼▼▼▼▼▼

  在消费者知情权的边缘疯狂试探,在诱导消费的灰色地带反复蹦跶——这在“创新”花样百出的互联网,仍时有鲜例,只不过披着更隐秘的外衣。

  比如,点外卖,都很可能变成“点外贷”。

  不少美团外卖的用户就有过类似经历:点外卖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开通了“月付”,如果不是被催着还钱,根本都不会发现原来自己贷了款。

  为什么会中招?因为套路真的披着隐秘的外衣。首先,“月付”这两个字,实在很难让人联想到贷款,更别说在“互联网点外卖”这个语境下,多数客户对消费信贷类金融服务是不那么敏感的。即便是一些对消费金融服务有概念的客群,他们知道“月付”本质上是贷款,但在醒目优惠券下方的“美团月付授信付款合同”那行字实在是太小了,很多客户没来及看清楚就勾选了“开通并领券”——他们以为自己只是同意申领优惠券,而不是一并贷款。

  总之,这就造成一个后果:很多原来只是想单纯领个优惠券点外卖的客户,直到收到了账单逾期还款的通知,才知道自己多了一笔负债。

  你说是不是令人哭笑不得。

  但套路还没有终止。只要你不小心点击了开通之后,等着你的未必是预期中的优惠券。比如笔者在授权开通之后却发现,原本说自动发放至钱包的4张优惠券并没有到账,引导你再花0.01元购买优惠券组合包的“新人礼”弹窗又出现了!!!为什么要引导你用支付0.01,因为一旦使用后,你即便后悔开通了也无法即时关闭“月付”,会提示你正在使用中无法结束服务,但不会明确告诉你如果你还了这一分钱后,其实也是可以关闭的。不熟悉的消费者,很可能就这么稀里糊涂接着用了。

  此时,如果你深感被套路的厌恶情绪已经上头了,坚决拒绝不支付0.01,坚决拒绝优惠券包诱惑,并坚决选择“退出”,退出后你会发现居然“柳暗花明”?不花0.01也还有其他优惠券可以领!于是,你怀着机智的喜悦再点了进去,但走多两步又会发现终究是错付,这不是另一条路,而是另一条套路——上一个优惠券是想让你贷款,这个优惠券是想让你绑卡(绑定银行卡后才能领奖)

  于是,你被套路的愤怒已经彻底上头了,你坚决拒绝各种优惠券,坚决要直接关闭“月付”,但这个时候你又遇到了流程上的困难——开通容易关闭难。“关闭月付”流程复杂,需要进入多级菜单(我的-美团月付-我的-关闭月付-继续关闭-(弹窗)继续关闭-完成)才能正式关闭月付,可谓“一键开通N键关闭”。多数消费者还未必能顺利找到关闭按钮,即便找到了,如果你刚支付了0.01,很有可能直接关闭不成功,即便你幸运没支付0.01,期间也要再次抵御各种丧失优惠券、再次开通需要审核等各种诱惑。

  类似“一键开通N键关闭”的服务体验,笔者还在大众点评APP的美团金融产品中体验过更奇葩的遭遇:点外卖完成支付后,一键开通免密“极速支付”的页面弹出,原本想点退出的笔者手速太快,不小心就点了同意开通,想关闭服务的时候却找不到关闭按钮,求助客服后也无果,因为按照客服提示步骤到达最终的路径后发现,一样的路径进去同一级的菜单,双方菜单按钮竟然不一样:官方的菜单有“极速支付”选项,点击后可选择关闭,而公子的同一级菜单上显然没有这一选项!

  左图为正常菜单选项右图为笔者菜单选项

  当时,负责沟通的工作人员也对这一现象难以理解,不同客户手上的同一APP,同一级菜单还能显示不同功能按钮,相应技术部门咨询后只能以系统有bug为由解释。

  笔者当时的感受是:技术我不懂,但这个技术所带来的用户体验让我大受震撼。作为一个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美团点外卖的忠实用户,在开通金融服务时体验的技术有多流畅,在开通后或关闭服务时,这种“流畅技术”带来的负面情绪就有多大。

  最要命的是,这类擦边球行为,消费者在合规流程上其实难以找到其毛病:虽然字小但每个引导你开通的页面都有相应的合同、协议,需要你自己勾选并且通过支付密码或短信身份认证才能开通,总共需要至少需要两个步骤,理论上并不存在默认开通、不知情开通“月付”的可能。消费者因为弹窗或优惠券或不了解产品性质等各种原因“不经意”开通了,只是自己的主观错觉,所以事后往往也无法据理力争,最多就是通过客服或投诉渠道反映后关闭服务。而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的各种“套路”或“憋屈”,只能是哑巴亏。

  美团金融出现类似问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去年也有不少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但至今为止,消费者依然深受其扰。因为类似问题引发的消费者投诉案例,直到目前依然充斥各大投诉平台。

  于2021年12月31日下发的《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办法》)的第十一条明确提及:“开展精准营销,应当遵守适当性管理要求,将金融产品推介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第十二条明确提及:“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金融产品营销内容。”第十三条明确提及,“采用组合方式销售金融产品,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金融消费者注意,不得将组合销售金融产品的选项设定为默认或首选。”

  可以说监管从消费者视角和体验出发,已经给出了非常细致的金融产品营销规定,但依然拦不住上述在合规边缘疯狂试探的行为。与此同时,由于美团这类大型互联网平台由于站在市场垄断的强势地位,即便消费者的底线被疯狂试探,也没有太多其他选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监管近年来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视程度不断加码。就在昨天,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其中,在“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一项中明确提到:

  警惕营销过程中混淆概念,诱导消费者使用信用贷款等行为,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若消费者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注意阅读合同条款、授权内容等,签约授权过程比较随意,容易被诱导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

  监管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操碎心,有些平台为套路消费者就有多操心。

  试问,对互联网及在线支付都已经非常熟悉的年轻人都经常被误导,那对这些都不熟悉的中老年人该怎么办呢?会不会因为“不经意”、“不小心”就欠下十几块、几十块的外卖“贷款”而影响征信?

  为什么美团的骑手们都这么令人感动,但美团却不令人感动?原因似乎不言自明。大多数消费者都感念骑手的付出,但有些长篇累牍的故事出处就令人疑惑了,平台既然如此关心骑手,可否多为骑手提供多点保障(比如社保、意外险),而不要拿骑手为平台讲故事?骑手们风雨兼程的辛劳固然值得消费者们的感动与敬意,但希望站在他们身后的平台也能多尊重骑手,多尊重消费者。

  现实中却是,一家号称有着“长期主义”的万亿级企业,获客的吃相却是如此难堪。如果引以为傲的“技术便利”,终究难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得到体现,而在诱导、引导消费者开通非必要的金融服务时则如此不遗余力,请问这种“技术便利”的意义何在?去看看去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收到的罚单吧,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唤起美团金融对消费者的一丝尊重,才能唤起美团对开展金融业务的一丝敬畏。

  —THEEND—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周公子请加:zhougongzihenshuai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阅读

  理财子的差异化竞争路径:杀出“固收+”重围

反美团“诱导贷款”:我真的只想点外卖,不想点贷款|315观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