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信贷员】曹学武:信用社里的“倔老汉”

人物档案曹学武:一名在山西省临县农信社基层网点奋斗了24年的老职工。1990年参加工作,当过信用社出纳、信贷员、会计、主任。2001年,他开始担任八堡信用社主任,10年间,该社的各项存款由原来的75万元增长到456万元,2010年,调任尅虎信用社主任,不到两年时

【最美乡村信贷员】曹学武:信用社里的“倔老汉”

【最美乡村信贷员】曹学武:信用社里的“倔老汉”

  人物档案

  曹学武:

  一名在山西省临县农信社基层网点奋斗了24年的老职工。1990年参加工作,当过信用社出纳、信贷员、会计、主任。2001年,他开始担任八堡信用社主任,10年间,该社的各项存款由原来的75万元增长到456万元,2010年,调任尅虎信用社主任,不到两年时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烂摊子”搞活了。工作二十多年,经他发放贷款的客户达7860多户,累计金额1.1亿元,全部按期回收。

  信用社里的“倔老汉”

  ——记山西省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尅虎信用社主任曹学武

  本报记者:李阳

  凡人名言:

  “工作二十多年了,一天都没有离开过信用社,舍不得!”

  “我也没啥大本事,就在这生我养我的山村里,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我心里踏实。”

  “咱没本事为信用社做大贡献,但是有把握不折腾信用社。”

  图为曹学武(左)在红枣加工企业进行贷后调查工作。

  今年51岁的曹学武已经在农信社工作了整整24年。

  虽然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曹学武仍然是公认的尅虎信用社主任的不二人选。选择继续干,还是退居二线?年过半百的曹学武没有犹豫,继续留在信用社,为农民办事,他心里踏实。他说:“工作了二十多年,一天都没有离开过信用社,舍不得!”

  说起曹学武,村民们都说:“老曹是个好人,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好事,就是倔得厉害。”他长期在黄河岸边的黄土高坡上生活,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两脚泥土、一身风尘,一看就是个地道的农家老汉,额头上有着深深的皱纹,刚过50岁看上去像是六十多岁的人,村民们都叫他“倔老汉”。

  铁面无私的“倔老汉”

  曹学武“倔老汉”的脾气,给做红枣深加工生意的张福荣留下深刻的记忆。

  “当时我的加工厂规模也不大,就想贷个5万元缓解一下资金短缺。第一次去贷款怕批不下来,我就拿了些钱给老曹。哪知道直接让老曹给轰出来,他说要是给钱,贷款就想也别想。”曹学武的“铁面”让张福荣紧张起来,心想这笔贷款没戏了。

  撵走了张福荣,曹学武就忙乎开了。接连走访了解张福荣的人品和他加工厂的产品、资产等情况,又去厂里做了贷前实地调查,三天后,5万元贷款就送到了张福荣的手上。

  “真是万万没想到!要是这笔贷款不能及时批下来,红枣的价格不断上涨,那要损失不少钱呢。”这五万元,帮张福荣救了急。

  就这样,红枣加工厂的资金慢慢周转开了。张福荣感激不尽,送钱不收,就拿上两瓶好酒上门感谢。可又一次被曹学武赶出来了。

  “我要是拿着公家的权力,收了你的礼,那我这信用社主任也就别当了。你趁着厂子效益好,好好干吧。”

  不管是谁,只要拿着东西去曹学武家,别管是求他贷款还是表示感谢,他都一个态度:“要想说事儿,先把东西拿回家去。”日积月累,他的这个“倔脾气”乡亲们都知道,也就再没人敢给他送礼了。

  送礼的路子让曹学武堵死了,有些人竟想出别的“路数”来。

  八堡乡麻峪沟村有位老高,托人找关系找到曹学武,要求贷款。曹学武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这人不讲诚信,还有酗酒赌博的劣迹,拒绝了他的贷款要求。

  很快,曹学武就收到一封匿名恐吓信,写信人口气强硬,威胁说如果不批贷款,让他的家人“小心点”!还要找记者给信用社写负面报道。

  曹学武心里清楚,这是贷款没办成对方使的伎俩。他说:“我这是按章办事,没做什么亏心事,什么‘报道’也不怕。要算计我的家人,那可是犯法的事。为了几万元贷款,他不值得做。”

  临危受命的“倔老汉”

  2010年1月,曹学武在八堡信用社干了10年后,调任尅虎信用社主任,当时出了镇政府在信用社骗取移民户款的案件,受案子的影响,信用社里人心涣散,老百姓们说:“信用社不信用,就不来存钱。”有人宁愿把钱存到黄河西边的陕西省佳县也不存当地信用社。信用社业务日益萎缩,曹学武受命于危难之时。

  大家都看着这位新上任的主任怎么点他的“三把火”。曹学武却说:“咱没本事为信用社做大贡献,但有把握不折腾信用社。”他扑下身子下村走户,进农家、入商铺走访了解情况,带领尅虎信用社的员工全力以赴打开局面。

  “那时曹主任日思夜想找寻对策。他嘴上安慰大家别着急,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比谁都更急。”该信用社工作人员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

  曹学武知道,要想渡过难关,在农户心中重新树立起信用是第一步。

  为了能让农户随时随地在农信社取到钱,打破“信用社不信用”的局面,曹学武上门找亲戚、朋友,劝说大家把钱存到信用社,充实信用社的资金,一步步重获农户的信任。

  曹学武一边找亲戚朋友支持,另一边找到政府,争取到了代发补助的业务。此后,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慢慢多了起来,领粮补、交电费,日子一天天过去,乡亲们发现信用社变了样。“前些年,好多村民都在河对岸的佳县存款,离我们这有个七八公里,现在信用社越办越好了,我们当然愿意在家门口的银行存钱。”尅虎镇的村民们感受到了信用社的改变。

  依托当地特有的经济条件,曹学武带着7名员工脚踏实地地干起来,“以农户为基础,以商户为依托,以红枣加工作为支持重点”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不到两年的时间,终于把一个濒临倒闭的“烂摊子”搞活了。

  截至2014年6月底,尅虎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745万元,是上任时的8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81万元,是上任之时的5倍。上任期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32万元,支持1065户农户、186户个体商户和33户红枣加工企业发展生产,均做到无逾期无沉淀,还逐步清收了原有的不良贷款220万元。

  安于清贫的“倔老汉”

  “信用社起死回生”让曹学武出了名,更让他远近闻名的是一个“四无干部”的绰号——老婆孩子没工作、家里门外没房子、日行百里没车坐、替人理财没票子。

  有人嘲讽他说:“你这倔老汉,客户贷款致了富,你却贫苦过一生,你究竟图个啥?”对此,曹学武一笑了之。

  在20多年里,曾经有好几次走出大山甚至进城的机会,他都放弃了,有几个在他之后入社的员工都调到了县城周围,有的还当上了信用社主任,只有他不离不弃,一直在小山村坚守。

  从八堡信用社到尅虎信用社,他走到哪里,他的家人就跟到哪里。至今一家人仍住在信用社两个闲置的窑洞里。

  说到生活条件,曹学武很是知足,他说:“信用社给咱养家糊口的工资,又给提供了住的地方,我家生活不比大多数乡亲们差,咱也要为信用社尽心尽力,这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曹学武的这一切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说起嫁给一个“四无”干部,曹学武的妻子说:“以前也埋怨过他。我跟着受苦也没啥,可就是苦了孩子们的前途。可他这人就是倔,认准了啥就是不变。乡亲们都感激他,现在我也理解和支持他,工作上的事就由着他去吧,家里大事小事他都听我的。”

  在曹学武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奖状和当地农民赠送的锦旗,荣誉证书垒起来竟有半米高。

  “我也没啥大本事,就在这生我养我的山村里,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我心里踏实。”曹学武说。

【最美乡村信贷员】曹学武:信用社里的“倔老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