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们的“经济身份证”,个人信用报告已在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是创业、买房、购车、留学等贷款申请,都要先过“信用关”。关于征信流传了各种版本。这三大谣言你信了吗?
谣言1:进了黑名单,无法坐飞机高铁等?
进了“黑名单”,就不能坐飞机高铁,无法入住宾馆,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等?
事实上,这些惩罚措施,是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执行人,人民法院会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也就是说,传说中“黑名单”人群是否会受到如上惩罚措施,主要看其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谣言2:征信系统就是黑名单?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的个人信用记录,个人可登陆网站直接查询,信用报告主要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包括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有按时还钱的正面信息,也有不按合同约定还款的不良或者逾期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征信系统只是对放贷机构报送数据进行客观匹配整合,更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但不做任何评价。所以,以为征信系统就是黑名单实在是无稽之谈。
谣言3:不良记录5年后自动消除?
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不良信息主要指的是违约信息、欠税信息、法院和行政处罚信息。所以,出现违约就算不良,例如逾期1天就可视作不良。但所谓5年后不良记录自动消除,不是说欠钱可以不还,从有记录起5年后就自动消除了,而是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5起。
举个例子,假设某状态为结清,该贷款在2009年12月有一次逾期记录,则2015年9月查询该报告时,因为2009年12月的逾期时间已经超过五年,这次逾期便不展示在报告上。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如不予清偿,可追溯一次不良记录时间,再追溯五年或永久。
即便征信没有所谓的“黑名单”一说,但逾期等不良记录会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不良记录太多,那你的征信就会变成江湖人所说的“花了”,那日后再有申卡申贷需求,被拒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