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一下过来人的经历,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大面积多平台违约后的经历的:
负债200万老哥已被多个债权人起诉并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换了手机号,以前的不用了,停机状态,那个手机号都欠了1千多的话费”。
负债60万老哥的做法是买多一个号码并向大额信用卡的银行报备,原来的号码放着接收短信和通知,并静音勿扰模式。
一负债百万老哥面对数十个平台催款时的做法:至于爆发后我的债务怎么处理的,第一换手机号,让老婆也换了,所以不存在被骚扰,第二,通知所有处得好的亲戚朋友说我债务爆发。
以上都是信用卡网贷平台比较多的负债人逾期后应对爆通讯录和催款的做法。其实我也有同感,我七张信用卡和五个网贷平台违约后,每天手机都有三五十个来电,也并不是说他们就违规了,毕竟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一天三次电话也是合规的,但是你面对十几个平台的时候,一天几十个电话就确实是无法应付了。所以后来也自然地静音勿扰模式了。
那么拒接电话是违约行为或违法行为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一是额度超五万以上,二是经过两次以上有效催收,三是连续三个月不还款。
《司法解释〔2018〕19号》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明持卡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
3,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这个也很容易定性,所以欠超五万以上的不要改号码,改号码也要向银行备案,怕接听电话就买多一个号备用,原号可以放着作联系之用。
在这种条件下肯定是会导致违法行为的认定的主观要件,主观逃避的动机,法律明文规定了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主客观相统一要件之一。
那其他情况没有大额信用卡或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如有还款意愿,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况下,电话失联或屏蔽什么的,会不会违约或违法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某银行的信用卡章程:第三十四条申请人、持卡人的义务
(一)申请人应向发卡行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申请资料。这里包括当时电话的真实有效。
(二)持卡人在申请表中所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单位、住宅或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发生变更,或留存的身份证件有效期届满时,应及时以双方认可的方式通知发卡行办理信息或资料变更,否则应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或损失。此种后果大概就是账单的发送,通知,刷卡时的交易提醒,身份证过期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影响信用卡的使用,以前我身份证到期一年多后都会提醒更新,有的还说会暂停信用卡使用。
(三)申请人向发卡行提供的申请资料出现漏填(选)必填信息或必选选项时(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件等信息),发卡行有权不核发信用卡。这个既然核发了就没问题了。
看了一遍章程全文,其实也就明确表明联系方式发生变更时应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损失了。这损失对信用卡消费账单的知情权,还有如果信用卡遭盗刷,可以享受银行的通知义务。
因为信用卡本身是属于一种借贷协议,所以主合同权利和义务就是借贷本身,而联系方式也不属于次要的辅助的合同,其对主合同的履行完全没有影响,也不会左右主合同权利义务的履行,所以联系方式的变更更多是一种知情权和售后维护渠道而已。
所以电话失联在逾期前不会影响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逾期后当然也不会影响双方的违约纠纷责任了。
联系方式的,是信息通信学术语,其定义是:是指能够对某个人直接沟通的相关信息,多用于聊天、交流,通知等。现在电话通知短信,也是一种告知方式的体现。早期主要以普通信件形式体现:如电报挂号、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固定电话号等。我办信用卡时那时是用挂号信来寄送信用卡账单的,现在是邮箱,等。
所以,手机号无论如何都只是一个媒介渠道,是负债人和银行信息沟通的媒介渠道之一,不接电话、换号码、屏蔽来电都不会产生违约责任,也就不会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了。
即使是法院起诉传票的通知,都是以传票作为其法定的通知形式,如果被告人没有电话号码或起诉人不知其联系方式,法律上也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而可以采用公告送达或留置送达的方式来通知了。
综上所述,不接电话或更改电话号码,屏蔽来电等失联方式,甚至不用电话,都不是违法行为,对于无法及时通知的我们要自己承担责任。对于大额信用卡认定的“非法占有”这一主观要件构成影响很大。毕竟失联就是一种主观行为。至于其他的小额信用卡和网贷,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肯定构不成犯罪了,就算是民事违约行为都构不上。因为真正的民事违法行为是其中的“借贷行为”。
当然,为了避免第三方催收的暴力催收,大家可以开通手机中的骚扰拦截,也可以开通运营商的电话防护。移动号码可搜索:中国移动高频骚然电话防护,里面绑定可设置拦截一些虚拟号码,短信也可以开通高频拦截骚扰电话,当然安卓手机也可以自带设置拦截,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关闭被骚扰的手机卡网络!
当然,我说的失联并不是教大家逃避债务,这债务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你主观的逃避而消失的,我们要做的是面对它,坦然面对,努力上岸就是了。
长期失联可能会被认定无还款意愿而加速起诉,也会错过债务协商的最佳时机,所以,保留电话号码,合理沟通,每月主动联系债权人表达一下个人处境和协商还款的意愿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被起诉时也可以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