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 已冻结账户

(文章原标题: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已经冻结可疑账户)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已冻结账户。中金网,继近日广发银行9亿元票据流入股市后,昨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工商银行被虚假材料骗签13亿元电

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 已冻结账户

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 已冻结账户

  (文章原标题: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已经冻结可疑账户)

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 已冻结账户

  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已冻结账户。中金网,继近日广发银行9亿元票据流入股市后,昨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工商银行被虚假材料骗签13亿元电子票据,最后辗转到恒丰银行贴现。对此工行昨日回复称,该报道不符合实际情况,已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

  据媒体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和公章,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设了河南一家城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账户,以工行电子票据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出了13亿电子票据。这些电子票据开出时,采用了多家企业作为出票人,开票行为工商银行,承兑行为焦作中旅银行。最后这些电子票据辗转到恒丰银行贴现。据报道,恒丰银行发现问题后已经向上海警方报案,并且向监管部门逐级汇报了情况。

  对此消息,工商银行河北廊坊分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媒体的报道不符合实际。工行表示,近日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

  而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天津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爆出票据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逾百亿元。

  在2015年12月31日,银监会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后,又于今年4月底和央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5月,央行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7月6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下发《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进行风险排查的通知》,要求各城商行排查全部票据业务及票据从业人员。

  票据业界均认为票据大案大多出错于纸质票据,纸质票据交易的真实性和票据的真实性都容易发生问题,纸票克隆、复制等票据案件非常多,由于纸票本身存在线下操作的不易监管性,给了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的机会。

  因此,市场上关于推广电子票据的声音不绝于耳,认为电子票据可以完全规避纸质票据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但是,此次发现问题的正是电子票据。

  有业内人士认为,票据流通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银行整顿票据业务,最重要的依然是加强对系统和人员的管理,改进操作管理,增强风控意识。

  “同业户”乱象是祸源

  有知情人士称,传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在为“焦作中旅银行”开立同业户时,未严格进行法人面签,最终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成功开户。也有消息称,利用虚假材料开户的人士疑为焦作中旅银行的离职员工,此前就对该行情况非常熟悉,甚至知道该行印章的暗记,因此伪造的材料和印章很逼真。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焦作中旅银行方面确认。

  同业账户可以“异地开立”。央行要求开户银行应当提高对同业开户的审核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开户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存款银行开户意愿真实性进行审核。此次工商银行廊坊分行是否严格进行了法定代表人的面签,以及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情况,目前尚未得到官方回复。

  有分析人士表示,电票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防范纸票中的票据毁损灭失、丢失以及有人刻意伪造、变造票据等风险,但是票据出现问题很多都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位分析人士称:

  “人的问题不根本解决,票据的风险漏洞很难堵住。不过最近可以预见的是,监管部门应该会对同业账户开刀了。还有一些风险事件的出现,是一些小银行管理不严,甚至把同业户给中介机构用,最终导致资金被挪走。”

  电票代理接入也掺了一脚

  除了银行间“同业户”开设和管理的乱象,本案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电票系统的代理接入。据悉,电票系统(ECDS)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是直接接入的,也有的银行是通过其他大型银行代理接入的。银监会2015年的报告显示,目前仅有395家机构直连了ECDS系统,其他的上千家中小银行都是通过代理方式接入。

  工行就是做代理接入业务比较多的银行之一。一则公开新闻报道显示,工行票据营业部重庆分部与区域内客户首次实现电票代理接入交易,成为工行首家成功办理此项业务的机构。前述票据从业人士表示:

  “很多小型机构都更想通过大银行代理接入,因为中小型特别是区域性的银行,同业和它开展业务的时候还是有所顾虑,但是通过大行代理接入,有了大行的背书,这些小型机构的信用就提升了不少。不过出了这个事以后,有传言监管部门或将叫停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

  自农行北京分行爆出39.15亿票据案后,先后有中信银行(6.36+2.09%,买入)兰州分行(涉案金额9.69亿),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金额7.86亿),龙江银行(涉案金额6亿),宁波银行(16.80+2.88%,买入)(涉案金额32亿)等先后爆发票据风险事件,此次被认为风险管理较好的工行也被爆电票风波,无疑将续刷票据涉案金额纪录。

  银行风控管理漏洞

  “近期发生的几起票据案的做法,暴露出‘一票两押’及‘清单融资’的痕迹,融资人至少要搞定一家小银行信用,将银行公章盖出来签代持协议。”票据资产分发平台票据客创始人洪其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据了解,企业要想将银行存兑汇票开出,首先需要有银行给企业授信,企业缴纳一定保证金,或者有一定抵押物,银行会为企业开一张存兑汇票。存兑汇票是银行开出的信用,企业拿到后可以做支付或贴现。

  在票据市场,转贴现业务发生在银行之间。对于贴完现的票,银行会盖章,完成贴现的票据便会进入银行间市场,不再参与企业间流转。转贴现买卖方式有很多,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

  某国有大行省分行从事票据业务多年的刘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买入返售都是分行一级通过票据中心、票据部门在做相关业务,属于小众业务,省一级分行配备的人力很校由于票据买入返售有银行做背书且风险较低,所以容易导致票据保管环节出现疏漏。

  中国政法大学票据专家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期爆发的票据风险案件并非票据本身出现问题,也不是正当的票据关系发生了纠纷,而是银行内部风控管理暴露问题。

  票据案涉险资金或流入股市

  最近的两起票据大案另一个共同点是,从票据市场流出的资金可能进入了去年下半年剧烈波动的股市。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的股票配资中,有些钱是从票据市场流出来的,由于上市银行年底需要披露年报或面临审批等问题,票据风险逐渐暴露。

  两起票据大案中,票据中介的身影隐约可见。在票据市场,一种票据中介是帮助银行搜集票据,银行手里有资金,希望在市场上为企业做贴现,票据中介就帮助介绍企业到银行去贴现,银行付给票据中介介绍费。此外,票据中介还在市场上用自己的钱将其他人的票买过来,再拿到银行贴现,中介赚取差价;另一种票据中介则是在银行同业之间充当买卖票据的信息撮合方。

  票据中介缘何铤而走险?在票据圈内人士看来,今年票据案件频发在预料之中。在利率市朝、利差水平收窄的背景下,2015年票据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且利率走势在大多数时段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

  去年票据的贴现年化利率从4.5%一路走低,到2015年底至3%左右,而融资利率依然下行。对于票据市场,融资利率越低,套利空间就越窄。

  “在票据贴现利率下行的情况下,票据中介的利差越来越低,甚至连来回的机票费用和人工费用都发不出。”洪其华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中介开始铤而走险,除了已经暴露的票据欺诈案件,票据中介还会与银行联合做期限错配业务。

  所谓票据期限错配业务,则是票据中介用银行的钱,通过同样的操作模式在市场上大量持有票据,等待利率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将票据卖出套利,票据中介则在其中充当收集票源和寻找资金的角色,其中,期限错配的风险更难预知。

工行回应被骗签13亿票据:报道不实 已冻结账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