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花呗借呗是否上征信进行说明以及实务处理,同时就爱惜信用对银行融资的角度来看待。是以为文。
花呗借呗:
用于马爸爸的借呗花呗很好用,适用场景较多,所以导致授信非常灵活,也使得在年轻人的世界非常受欢迎。
正是因为适用场景较多,而且金额不一,大多是以小笔生活费开支为多(以笔者在商店购物的实践来看,花呗的使用金额是十分有限的,可能也是为了防止套现,大多在300-400左右),所以就会导致笔数较多,那么也就有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借呗花呗的负债和交易记录会不会上征信,影响自己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这里笔者要强调一点的是,在笔者2017年去人行打印自己的征信,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借呗和花呗使用记录,就连授信也没有看到,而最近几次的业务办理中,客户提到自己有频繁使用借呗花呗的,也没有在征信记录上有痕迹。
而知乎《支付宝借呗频繁借还款对征信有影响?》这个问题来看,高赞的帖子提出会上征信报告。一时间,笔者也很困惑,后来在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工作的答主“你们的大壳”给出的意见是“是否体现在报告上跟实际给你放款的机构有关。”得到解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会放弃对于你的借呗花呗的询问和检查,在笔者的实务工作中,借呗和花呗以及芝麻分数是很重要的。那有人说,不给看不就好了,那只能说明你连借花呗和借呗的能力都没有,那你的财务和经营能力就十分有限。尽管借呗和花呗使用频繁,但是这个并不是在银行的考量之内,如按揭,车贷这些只要能保证正常归还的,还是可以进行信贷审查的,以借呗和花呗这么广的受众,想要以这个拒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以笔者个人的工作经验来看,审查的重点主要是网贷以及网贷使用次数和查询次数。网贷意味着什么?通常来讲有两点:1.经营和工作环境的恶化,现在的收入彻底无法满足当前的融资需求。导致在正常的金融渠道无法进行授信和借款(其实借呗和花呗的授信是十分宽松和简单的,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能力办理,那么也就说明消费能力的下降或者收入的严重下滑。正如借呗花呗而言,现在的网络购物也是青年人的习惯之一,而这也是借呗和花呗授信的原因之一)2.信用恶化,在一般审查无法通过的前提下选择通过高息的方式来获得资金。
查询次数过多,这个就更好说明了,当银行或者互联网金融经过你的授信进行查询或者你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等进行综合考虑的时候,会因为你的个人情况进行不予授信的情况,那么征信查询次数过多,而且产品无对应记录,也就说明你的确存在其他的问题,自然也就会拒贷。
维护信用的意义:
2.1从人口的角度来看:
我们父辈是建国以来人口数量最多的一批人,而这批人即将老去,失去作为贷款申请的资格,而作为我们刚入社会到成家立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所这个时候你因为自己很小的金额逾期导致拒贷这个是很不划算的。
2.2从世界金融历史来看:
笔者曾经在2017年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中看到,国外的存贷比率差要比国内低一些,也就是意味着,未来的国内金融市场中,贷款利率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而国家当前也通过lrp指导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就是说万一你不良逾期,以后在未来的时候就会因为这个陷入无法借款的地步,而你的同龄人却因为信用良好,享受到这一波福利,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你就因为这点小事就断送了自己未来发展,享受福利的机会,得不偿失。而根据海通证券2016年的一份研报,中国人的金融借贷脱媒一般在45岁左右,即从对信贷的需求下降转而向对于资产管理和增值。这个是多少年的事情。想一想,划得来么?
尽管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但是在如今这个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迫使个体在陌生的环境中加大识别他人的人品,道德,行为风险,财务风险的速度,以期快速识别出有效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和合作对象。在这个信息社会里,查询个体的违法记录是十分简单的,而不像以前一样那么羞答答,所以要珍惜自己的信用。这里不仅仅是金融上的珍惜,也是社交,更是婚姻。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征信的理解,使用范围将由信贷等金融特定市场,领域会进一步向商业,婚恋,社交等领域扩展。到时候又如之奈何呢?与其悔之晚矣,不如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