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借款人和P2P网贷平台争议不断,而争议的焦点基本上都在P2P平台利率、逾期后催收这两方面,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就是逾期后催收存在的法律观点,更关键的是,逾期后催收的行为关系到了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名誉权等生活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权益,逾期后催收行为的争议一直围绕着这几点引起大量的纠纷案件。
一直以来,P2P网贷平台利用用户安装其APP客户的有利的条件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甚至于在利用用户借款时“诱导”用户填写手机号运营商验证码,因此来非法获取用户的通话记录行为存在较大的争议,而不管P2P网贷平台是在安装时获取的用户手机通讯录,还是在借款时“诱导获取”的用户手机通话记录,最大的争议点就是,他们在对于用户实施非法获取时候,信息主体人并不之情。
就算被获取用户之情,但是通讯录、通话记录中的关联信息主体人是不知情的,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P2P网贷平台非法获取的这些公民个人信息的实际用处是用户在P2P网贷平台借款逾期后,这些被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成为了“身份不明”人员用来侵害信息主体人的犯罪工具,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借款人起诉网贷平台的案例,但是综合实际情况大部分的案件几乎都是败诉,而导致败诉的直接原因还是出自P2P网贷平台委外的主体不明确和借款人起诉网贷平台的证据不足,而到底怎么起诉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呢?
以下几点在借款人起诉网贷平台的诉讼起到很大的作用:
举报/反馈